1 | 課程目標 |
1.1 | 推廣登山運動,培養學員對登山遠足運動產生興趣; |
1.2 | 教授學員基本的山藝知識及技術,向學員灌輸登山的安全觀念; |
1.3 | 協助學員培養良好的登山態度,鼓勵學員關注和愛護山野環境; |
1.4 | 成年而具備「一級山藝訓練證書」資歷或以上人士,其能力應可與相同經驗的人士以小組形式,在良好天氣的情況下,在明顯或有指示的山徑內,進行日間遠足活動; |
1.5 | 可協助遠足領隊帶領日間遠足活動。 |
2 | 參加資格 |
2.1 | 須年滿十二歲(未成年之人士必需得到家長/監護人同意及簽署)。 |
3 | 課程內容 |
3.1 |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簡介 |
3.2 | 香港登山運動的認識 |
3.3 | 漁護署郊野守則 |
3.4 | 野外活動的環保意識,無痕登山理念簡介自己垃圾自行帶走,郊野減廢 |
3.5 | 個人遠足衣著、裝備及團隊遠足裝備的認識與選擇 |
3.6 | 地圖閱讀 |
香港常用地圖的認識(HM20C地形圖及郊區地圖) | |
圖例及地圖資料 | |
常見地形 | |
方格北、方格網的認識 | |
軍用格網參考系統(MGRS)六位格網坐標的認識及量度方法 | |
格網坐標量度器(Romer)的使用 | |
地圖的摺法及保養 | |
3.7 | 領航知識 |
定向式指南針的認識及使用 | |
方位角的應用:直接/前視方位及前進方位 | |
正置地圖的認識,圖例應用/距離計算方法 | |
沿途地徵 | |
交通燈概念及3S口訣 | |
3.8 | 行山技巧 |
小組的隊形及分工 | |
步行方法、步伐及節奏 | |
體力保持與足部護理 | |
行進與休息 | |
3.9 | 遠足食物、後備食糧及緊急食糧的基本概念、認識與選擇 |
3.10 | 旅程策劃 |
旅程的準備,路線及後備路線的選擇 | |
旅程時間的預算(尼史密夫定律),路程表的認識及使用 | |
標距柱的認識 | |
3.11 | 山野安全 |
野外安全守則及常見之登山意外及處理方法 | |
急救原則及野外常見傷患的初步處理(抽筋、扭傷、出血、蛇咬、蜂蟄、熱衰竭、中暑、輕度體溫過低) | |
遇事求救方法(郊區緊急救助電話、電話報案、求救書、下山求救、國際山難求救訊號) | |
3.12 | 天氣資料來源 |
4 | 課堂安排 |
4.1 | 第一節課堂內容(三小時) |
香港攀山總會的認識,課程內容及進階 | |
野外環保認識及郊野公園守則、不留痕跡登山概念 | |
裝備的認識及簡介 | |
地圖的閱讀 | |
指南針的運用 | |
4.2 | 第二節課堂內容 (三小時) |
重溫課堂一內容 | |
山野的安全守則及求救技巧 | |
常見的意外及處理 | |
旅程策劃及路線選擇 | |
尼史密夫定律及行程表編寫 | |
5 | 戶外實習安排 |
5.1 | 第一次戶外實習 |
實習時間:09:00 – 17:00 | |
實習地點:荃錦坳(實習地點會根據學員的體能、年齡及經驗而有不同) | |
實習內容 | |
行山技巧 | |
地圖實習 | |
地圖與實地環境的對比和認識 | |
各種地形的認識 | |
地圖比例與實地距離 | |
正置地圖 | |
指南針應用實習 | |
指南針正置地圖 | |
西維氏三步曲 | |
前視方位 | |
前相交角的應用 | |
實習交流及分享 | |
5.2 | 第二次戶外實習 |
實習時間:09:00 – 17:00 | |
實習地點:大埔鳳園(實習地點會根據學員的體能、年齡及經驗而有不同) | |
實習內容 | |
地圖及指南針的進階應用及實習 | |
根據地圖資料編寫行程表 | |
利用行程表、地圖等資料,以小組帶領形式進行實習,行走所設定路線 | |
郊野環境的認識及保護 | |
實習交流及分享 | |
6 | 課程費用 |
6.1 | 費用:$550 |
(費用不包括交通費、講義印刷費、保險費及證書費用) | |
6.2 | 證書費:$40 |
完成課程者方可申領「一級山藝證書」(此費用代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收取) | |
郵寄證書附加$10 |
© 2019 Friends of Nature and Outdoor Adventure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